感謝 50+ 報導:https://reurl.cc/ZZxkja
記者: 林芳如
編按:罹患胰臟癌後,如何面對開刀、化療的不適?兩性作家小彤有一套自己的應對之道。為了避免術後體重過度下降,術前她積極增重;為了轉移注意力,她常看喜劇看得哈哈大笑。罹癌後,享用美食卻不怕胖,盡情耍廢卻毫無罪惡感,讓小彤覺得自己好幸福。不過,從前的她並不是這樣,即使早已財富自由,她依然每天工作10幾個小時,卻還是感到茫然。癌症這個大魔王,如何教她找到生命的意義?
撐過去(2024)年的胰臟癌手術和馬拉松似的12次化療後,兩性作家小彤在2025年初接受《50+》採訪,談她如何應對癌症。
採訪當天,小彤一拐一拐地現身。她說:「昨天不小心跌倒,膝蓋腫了一大塊,包紮後還是很痛。」一般人可能會改期,她卻仍依約現身,難怪外界對她的印象是「神力女超人」。
小彤走路快、說話快、做事快,事情能做到120分,絕對不會只做到100分。因此,雖已財富自由,她仍每天工作10幾個小時,盡心經營公關公司和醫美診所。工作之餘,她忙著照顧家人、父母、朋友,卻忘了照顧自己。
幾十年來,她就像一隻永不停歇的倉鼠,卻沒意識到這是在透支自己的健康。小彤說:「我太虧欠身體了。」
胰臟癌這個大魔王,逼得完美主義的她把工作交棒後,她才學會「自私」一點點,把自己放在第一位。
60歲之前,小彤總覺得自己還有很多時間,直到罹癌後,才驚覺癌症彷彿在告訴她:「不,妳的世界已經開始倒數了。」
癌症就像一位嚴格的老師,教小彤重新釐清生命的排序。她開始為自己列出心願清單,許願出發看極光、環遊世界。
她說:「希望我的故事,能讓那些與我一樣受苦的人看到曙光與勇氣。」
罹癌後盡情吃美食 不怕發胖好幸福
有人得知自己罹癌,會忍不住傷心落淚,小彤卻覺得自己很幸運,為什麼?
她說:「胰臟癌被檢查出來,通常已是末期,我很幸運,有時間安排接班、遺產。」長期透過公益單位認養3位孩子的她,也立刻捐出未來5年的款項。
罹癌後,熟識的、不熟識的親友紛紛給予關心和支持。小彤說:「大家就好像一起圍成一個圓圈支持我,讓我覺得自己被很多人愛著。」
面對癌症,小彤的態度一向是遵從醫囑,盡力配合,做自己能做的,其它的交給專業醫療人員。
因預期術後體重下滑,開刀前一週,她替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:術前增胖2~3公斤。
因此,住院後,她三不五時就下樓到醫院美食街採買。護理師走進她的病房,總看到桌上堆滿食物,而她正在吃個不停。最後,她成功達標,術前增重2公斤。
副作用一度想放棄化療 轉念看喜劇、可以「耍廢」真好
為了儲備體力,她也隨身攜帶計步器,在醫院裡走來走去,日行5,000步。
深知心情愉快能增強免疫力,所以即使化療期間的副作用讓她一度想放棄,她仍打開電視看喜劇,常常忍不住哈哈大笑,也藉此轉移注意力。
小彤說:「可以一直『耍廢』,卻不會有罪惡感,多好啊。」
胰臟位於消化系統的交界點,因此手術過程非常複雜。不只胰臟,還牽涉膽管、膽囊、十二指腸、胃部等器官。術後,小彤的傷口從胸口延伸至腹部,長達30公分。
以往朋友有難,她向來二話不說,出手相助,因此有了「台北彤姐」的名號。近期閨蜜來訪,她掀起衣服展示疤痕,笑稱:「這是縱貫線,從北到南,以後要叫我台灣彤姐了。」
和先生聊天時,夫婦倆甚至開玩笑,想利用刺青,把帶刺的傷痕裝飾成一朵黑玫瑰。
現在,小彤和另一半更是每2~3天就吃一次buffet(吃到飽餐廳)。她說:「大口吃美食,卻不用怕發胖,太幸福了!」
每天醒來就值得高興 因為又賺到24小時
有一陣子,小彤十分著迷於推理小說家倪匡的作品。
倪匡有部小說《規律》,描述一位科學家驚覺自己的日子和蜜蜂沒兩樣,每天在兩點一線之間來回。
小彤彷彿在書中看到自己的影子,她每天一睜眼,就趕著出門工作,住在一間光庭院就占地40坪的房子,卻從沒留意過客廳窗外的鳥鳴。日子看似充實,實則盲目且迷茫。她告訴朋友:「我找不到生命的意義。」
罹癌後,疾病帶來的磨難,竟讓小彤覺得自己重生了。她說:「生病後我才醒悟,生命的意義就是好好活著。現在每天早上醒來,我都好高興,因為我又賺到24小時。」
以前,小彤視美食為理所當然,只想趕快吃完繼續工作;現在,她會像從沒吃過這些食物一樣,仔細品嚐每一口。
搭計程車時,小彤也不再低頭盯著手機,而是抬起頭欣賞窗外的街景。那一刻,她才知道台北街頭的行道樹會開花,入夜後台北101的燈光亮起來這麼美。
有一次,小彤和先生到陽明山野餐。那時是秋天,她躺在草地上,陽光暖暖地照在她的身上,微風輕輕地吹拂,整點時,陽明山的花鐘唱起歌來,原來生命可以如此輕鬆。小彤說:「接下來,我要用力享受人生。」